选择云服务商与实例配置
挑选云服务商就像选对象,得看合不合适。国内用户通常会纠结腾讯云和阿里云,海外业务可能更倾向AWS。我当初第一次买云服务器时,看着满屏的配置选项直接懵了,后来发现学生认证能省不少钱。那些标着"轻量应用服务器"的套餐,对个人用户来说性价比最高。
配置选择其实没那么玄乎。跑个小网站或测试环境,1核CPU配2G内存完全够用。硬盘选SSD的,40GB起步,系统镜像建议用CentOS或Ubuntu的稳定版。记得有次手贱选了最新版系统,结果遇到各种兼容性问题,最后还是乖乖换回了LTS版本。
账户创建与权限管理
注册账号这事看着简单,但安全设置千万别马虎。我见过有人用123456当密码,结果服务器秒变肉鸡。建议密码至少16位,混合大小写字母、数字和特殊符号。开启二次验证也很重要,虽然每次登录要多花10秒钟,但能避免99%的账号被盗风险。
权限管理这块容易被新手忽略。别把所有权限都给自己,按照最小权限原则来分配。比如运维同事只需要操作服务器的权限,财务同事只需要查看账单的权限。我习惯用子账号+权限组的方式来管理,出问题时能快速定位责任人。
网络与安全组规划
安全组规则就是云服务器的防火墙,配置错了分分钟被黑。刚开始我图省事直接开放所有端口,结果第二天就收到云服务商的安全警告。现在学乖了,只开放必要的端口,比如Web服务开80/443,SSH改成非标准端口。
内网规划也需要提前考虑。如果是多台服务器要互通,最好放在同一个VPC里。有次帮客户调试时发现两台服务器死活连不上,查了半天才发现被分配到了不同可用区。IP地址分配也要有规划,别等到要扩容时发现地址不够用。
实例创建与环境配置
点击"新建实例"按钮那一刻,就像在自助餐厅选餐一样让人选择困难。CPU、内存、带宽这些参数跳来跳去,其实记住一个原则就好:宁小勿大,不够再加。我见过太多人一上来就选顶配,结果资源利用率还不到10%。系统镜像选择界面更像个技术博览会,各种Linux发行版和Windows版本琳琅满目,新手直接选Ubuntu或CentOS的LTS版本准没错。
第一次用SSH连接服务器时,那个黑乎乎的终端窗口让我有点发怵。记得把登录密码换成密钥对更安全,就像把家门钥匙升级成指纹锁。有次我忘记开放22端口,对着连接失败的提示研究了半小时才反应过来。现在养成了习惯,创建实例后先检查安全组规则,再把系统自带的那堆用不到的软件包清理干净。
应用部署与数据库设置
往服务器上传代码时,SCP命令比图形化工具快得多,虽然第一次用可能会被那一串参数吓到。部署Web应用就像搭积木,Nginx/Apache是底座,PHP/Python这些是中间层。我总爱开玩笑说,配置Nginx的过程就是在和正则表达式谈恋爱,分分合合好几次才能修成正果。
数据库安装最怕遇到依赖冲突,特别是那些需要特定版本库的软件。有回我在Ubuntu上装MySQL,系统自带的版本死活启动不了,最后发现是被其他软件带的依赖库污染了。现在学聪明了,直接用Docker跑数据库服务,隔离得干干净净。记得给数据库设密码时别用常见组合,上次有个客户的MongoDB就因为没设密码,三天就被挖矿脚本攻陷了。
测试优化与维护策略
网站刚上线时风平浪静,等流量真来了才发现配置不够用。监控工具就像汽车的仪表盘,CPU使用率突然飙升时能及时报警。我习惯用htop代替top,彩色界面看着更直观,还能直接鼠标操作。有次半夜收到报警短信,发现是某个爬虫在疯狂抓取,赶紧用iptables把它IP封了。
系统更新这事特别像牙医的定期检查,拖着不做迟早要出事。但千万别在业务高峰期执行yum update,我有次手快把生产环境的PHP版本升级了,结果整个网站报错。现在都先在本地测试环境验证,再用ansible批量更新。备份策略更要严格执行,曾经有客户说"数据不重要",结果硬盘故障后哭着求恢复,幸好我们每周自动备份到对象存储。
标签: #云服务器部署步骤 #新手云服务器配置 #云服务商选择指南 #服务器安全组规划 #应用部署与数据库设置